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漢字【楓樹】的【楓】是見證了輕唇音【F】變化過程的活化石。

依據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漢字【楓樹】的【楓】之台語河洛話(【楓】之漳州音台語河洛話和泉州音台語河洛話完全都相同)有兩種發音,第一種為【白話音】_發音是【PNG】,第二種為【文言音】_發音是【HONG】。漢字【楓樹】的【楓】之國語發音為國語注音符號【ㄈㄥ】= 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FENG】。

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
1            png      (白話音)  相當於韓字【쁭】
2      楓仔        png-á       
3      楓仔樹   png-á-tshiū    
4            hong    (文言音)  相當於韓字【헝】


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 所載【楓】之台語河洛話【白話音】_甲式羅馬拼音【PNG】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ㄅㄥ】= 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BENG】。【甲式羅馬拼音】和【乙式羅馬拼音】的區別請參考【註解一】

因為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PNG】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ㄅㄥ】,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P】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ㄅ】,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NG】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ㄥ】。若是從國語注音符號【ㄅㄥ】= 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BENG】來看,因為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P= 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B】,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NG】看起來應該等於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ENG】。

從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PNG】相當於韓字【쁭】的乙式羅馬拼音【BBEUNG】來看, 因為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P= 韓字之乙式羅馬拼音【BB】,台語河洛話之甲式羅馬拼音【NG】應該等於韓字之乙式羅馬拼音【EUNG】。

從以上兩段分析,可以看出漢字【楓樹】的【楓】之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PNG】是存在著一種拼音缺陷_這種缺陷就完全相同於國語注音符號的拼音缺陷,【楓】之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應該是【PENG】才對。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所收錄之漢字【楓樹】的【楓】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PNG】是錯誤的,不應該把表示【空韻】的弱音【E】去除掉。也就是說【楓】之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應該是【PENG】才對,【PENG】之中的弱音【E】其實是相當於【空韻】,也是【空韻】的另一種表示形式。(【空韻】的說明請參考【註解二】)

為何在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NG】會出現和國語注音符號【ㄥ】相同的拼音缺陷呢? 我認為就是中國亡於異族之手超過千年之久(從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於契丹開始,歷經遼、金、元、明、清這些朝代直至現在。),傳承漢族文化的傳統漢語淪為地方方言(請參考【註解三】),漢族文化難以為繼,以致於台語河洛話(傳承古代漢語的中華文化)學者也以國語(北京官話,滿大人官話Mandarin,普通話)這種蒙滿化漢語學者的國語注音符號之方法為基礎來研究台語河洛話,才會無獨有偶地都有同樣的問題,使得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NG】會出現和國語注音符號【ㄥ】相同的拼音缺陷。(在漢字【蒙MENG】國語注音符號之【ㄇㄥˊ】之【ㄥ】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為【ENG】,在漢字【明MING】國語注音符號之【ㄇㄧㄥˊ】之【ㄥ】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為【NG】。換言之,即使是在兩種情況,相同的國語注音符號【ㄥ】也不應該出現兩種不同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像這樣的羅馬拼音矛盾就是國語注音符號之拼音缺陷的一種例子。)


漢字【楓樹】的【楓】之國語發音為國語注音符號【ㄈㄥ】= 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FENG】。如【註解三】所說,輕唇音【F】以及捲舌音及兒化音是由阿爾泰語系民族所帶來的語言特點,特別是阿爾泰語系的蒙滿語。 把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P相當於ㄅ】轉變成發音【F相當於ㄈ】,那麼,就可以把漢字【楓樹】的【楓】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應該是【PENG】【ㄅㄥ】= 國語之乙式羅馬拼音【BENG】轉變成漢字【楓樹】的【楓】的國語(北京官話Mandarin,普通話) 【ㄈㄥ】=FENG】。


漢字【楓樹】的【楓】的國語(北京官話Mandarin,普通話) 【ㄈㄥ】=FENG】,不同於漢字【楓樹】的【楓】之台語河洛話【文言音】_發音是【HONG】。在國語會把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P相當於ㄅ】轉變成發音【F相當於ㄈ】的道理之一應該就是用國語乙式羅馬拼音【F】模擬古代漢語(例如 :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雖然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些近似。之所以漢字【楓樹】的【楓】之國語發音在許多的台灣小孩會說成台灣國語_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發音【HONG】,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我支持這個道理的一個反證。   


【註解一】
【甲式羅馬拼音】和【乙式羅馬拼音】的區別

所謂【甲式羅馬拼音】和【乙式羅馬拼音】的區別,最簡單易懂的例子(開頭音同為ㄊ的情況),【台灣】的國語Taiwan是乙式羅馬拼音,【泰國】Thailand是甲式羅馬拼音。

根據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所編製的閩南語(就是台語河洛話)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的資料,【台灣】的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是Tâi-uânTâi-uân之中的U改成W的話,Tâi-uân就是Taiwan,看起來宛如和國語一樣,但是在此Taiwan開頭音為ㄉ,而不是國語Taiwan開頭音ㄊ。

德語的文字是甲式羅馬拼音,英語的文字是乙式羅馬拼音。在漢語之中,國語是乙式羅馬拼音(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這兩種拼音都是乙式羅馬拼音),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閩南語(就是台語河洛話)使用甲式羅馬拼音。韓國政府在2000年公佈羅馬拼音修正法所使用的韓字【羅馬拼音】是韓字乙式羅馬拼音。


【註解二】
何謂【空韻】? 【帀】韻母就是所謂的【空韻】,也就是指漢語拼音的「【ㄓ=ZHI】、【ㄔ=CHI】、【ㄕ=SHI】、【ㄖ=RI】、【ㄗ=ZI】、【ㄘ=CI】、【ㄙ=SI】」之中的【I】,或是在通用拼音裡寫成【IH】。{在說及這個【帀】韻母之時,要唸為【倒ㄓ】韻。換言之,【倒ㄓ】韻就是【空韻】,相當於韓字【】的發音= 韓字羅馬拼音【EU】。在大刮弧內的此段內容是我加上去的解釋。} 把【空韻=IIH】的發音與國語注音符號【一】的發音來比較的話,其實是相差很多的,但由於在拉丁(羅馬)字母之中找不到可以表示【空韻】的字母,只好以【IIH】來代替。

所謂【空韻】,就是想把【ㄓ】【ㄔ】【ㄕ】【ㄖ】【ㄗ】【ㄘ】【ㄙ】這類的子音(在此舉s為例)直接唸成一個音節(思)所需要的那個母音。再舉例子如「之」的注音是「ㄓ」,在這種情況也是只有聲母沒有韻母,一般來說每個音節都應該要有韻母,其實在這種情況就是省略了【帀】韻母沒有寫出來。只不過在北京方言中,【空韻】一定只會出現在【ㄓ】【ㄔ】【ㄕ】【ㄖ】【ㄗ】【ㄘ】【ㄙ】的後面,在其他子音之後不需要【空韻】,所以這個被稱呼為【空韻】的【帀】韻母在制定之後不久就又被廢除了。      


為更清楚地解釋【空韻】,我另外舉【ㄙ】為例來說明【空韻】所發生過的故事:

漢字【絲】【撕】….這類的漢字在古代漢語的發音都只有羅馬拼音【SI】的發音_【ㄙㄧ】的這種發音,在把古代漢語轉換成國語的改造過程中,故意捨棄了【SI】的發音_【ㄙㄧ】的這種發音,而創造了國語注音符號【ㄙ】【s】,以國語注音符號【ㄙ】【s】取代了原有的羅馬拼音【SI】的發音_【ㄙㄧ】的這種發音。

在國語的改造過程中,並未注意到發音的基本原理(母音又稱為元音_可以單獨發音,子音又稱為輔音_是無法單獨發音,所以在英語文法就針對【音節的組成】訂定了一個法則,規定在一個音節之中,至少要有一個母音_元音,那就是因為子音是無法單獨發音。),所以在把古代漢語原為羅馬拼音【si】的這種發音【ㄙㄧ】改成發音【ㄙ】之時尚未發現問題,直到把漢字【絲】【撕】….這類的漢字的國語做羅馬拼音時才發現【在這個最簡化的音節之中竟然完全沒有母音】的問題,才趕緊做個稱為【空韻】的注音符號【帀】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後來【帀】韻母還是被省略不用,只有在做羅馬拼音時才用羅馬拼音【I】或【IH】來表示【空韻】。


【註解三】
唐朝結束之前的【古代漢語】並沒有捲舌音【ㄓ】【ㄔ】【ㄕ】【ㄖ】、兒化音【ㄦ】和輕唇音【ㄈ】,這些經由異族(使用阿爾泰語系語言的各種遊牧民族,就是漢族沙文主義所稱呼之胡人。)傳入的發音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有機會開始傳入中國 ?

經我不斷地研究得到一個結論:

國語(北京官話,滿大人官話Mandarin,普通話)的形成起點是:在唐朝滅亡之後所謂【五代十國】的【後晉】時期,也就是開始於【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在西元938年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

在唐朝滅亡之後,接著的朝代是【五代十國】,【五代十國】的【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在建國之前曾求救於契丹。契丹出兵幫他的條件就是要他同意割讓燕雲十六州(此十六個州,屬今河北和山西)給契丹,在西元938年【石敬瑭】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能將燕雲十六州完全收復,割讓燕雲十六州,致使中原政權感受強大的威嚇,持續長達近二百年(契丹的政權【遼】的持續期間),以致於大量的胡人(使用阿爾泰語系語言的各種遊牧民族,就是漢族沙文主義所稱呼之胡人,在中國北方之胡人_東夷、西戎、北狄包括蒙古族、鮮卑族、柔然族、突厥族,匈奴族、契丹族、女真族、滿族、朝鮮族、通古斯族等多種遊牧民族的語言皆屬之。)開始混入漢人之中,在【燕雲十六州】區域內的【當代漢語】也跟著開始被【胡化】了。所以說,古代漢語開始胡化成今日之國語(北京官話,滿大人官話Mandarin,普通話)的形成起點是在唐朝滅亡之後【五代十國】的【後晉】開國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時開始。

國語(北京官話,滿大人官話Mandarin,普通話)的形成終點(近代國語之形成點)是:在【滿清帝國】時期,也就是完成於【Mandarin】開始正式地成為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從【遼】開始【金】【元】【明】【清】相繼地都在長期由異族統治的【燕雲十六州】區域內的北京建都,以致於滿清建都北京初期在【燕雲十六州】區域內的北方漢語(相對於原來的古代漢語已經是有相當程度胡化的胡化漢語)成為了北京外城的北京話,也就是後來北京內城的【Mandarin】形成的外圍環境。

【滿清官話】的形成,首先是由滿族人學講北京話(北京外城的北京話)而出現內城北京話【Mandarin 的語言,隨著北京內城的【Mandarin】這種蹩腳漢語的形成,在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地說【Mandarin】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後來【Mandarin】逐漸隨著統治階層【八旗貴族】走出北京內城,最後【Mandarin】終於正式地成為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07)三月下詔始修《康熙字典》之後,【滿清官話】成為現代華語的地位於焉確立,傳統漢語恐怕只能永久淪為方言甚至消失於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