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

在漢字【雨】的【白話音】和【文言音】之間,原本就隱含著【U= O + O】的轉換規律。

在漢字【雨】的【白話音】和【文言音】之間,原本就隱含著【U= O + O】的轉換規律。

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 :
 從英文GOODWOODCOOLWOOLMOOD這些英文字的母音來看,都是含有發音【U=【ㄨ】,就是這些英文字的羅馬拼音【OO(英文就是使用乙式羅馬拼音的英國、美國文字的發音就是【音標】【U=【ㄨ】。從這些英文字可以看出來有一個轉換規律存在於英文字的【音標】和英文字的【羅馬拼音】之間,那就是【音標】(做為發音符號的功能)U羅馬拼音【O羅馬拼音【O】的轉換規律。蒙古西征之後,這種轉換規律隨著東來的西洋人(蒙元帝國所稱之色目人)而傳入中國,後來不管是在【音標】和【羅馬拼音】之間,還是在【羅馬拼音】和【羅馬拼音】之間,【U=O+O】的轉換規律都被拿來活用於某些語言的發音改造過程。

原本就隱含著羅馬拼音【U=O+O】轉換規律{我之所以稱之為隱含著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是因為以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來看,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是不存在的。}的台語河洛話例子  :

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白話音】為甲式羅馬拼音【HOO_相當於韓字【호】韓字羅馬拼音【HO】,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文言音】為甲式羅馬拼音【U_相當於韓字【우】韓字羅馬拼音【U】。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文言音】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U】和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白話音】之中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是兩種不同的發音,但卻是可以存在於同一個漢字【雨】台語河洛話的兩種發音之中。

在漢字【雨】的台語河洛話【白話音】甲式羅馬拼音【HOO】之中,台語河洛話甲羅馬拼音【OO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或韓字羅馬拼音) O】。因之,就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而言,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是完全不存在羅馬拼音【U=O+O】的母音轉換規律 {參考 :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或韓字羅馬拼音)U=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或韓字羅馬拼音)O+O=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U=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OO】。}

如果借用韓字羅馬拼音【O(相當於國語乙式羅馬拼音【O)來看,從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白話音】甲式羅馬拼音【HOO】韓字【호】轉換成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文言音】甲式羅馬拼音【U】韓字【우】的母音轉換規律,是從韓字【ㅗ】轉換成韓字【ㅜ】的母音轉換規律,也就是從韓字羅馬拼音【O】轉換成韓字羅馬拼音【U】的母音轉換規律。

韓字羅馬拼音【O+O韓字羅馬拼音【U】,從韓字羅馬拼音【O】轉換成韓字羅馬拼音【U】的母音轉換規律就是符合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結果發現,在漢字【雨】的台語河洛話【白話音】和【文言音】之間,卻是巧合地隱含著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參考 :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或韓字羅馬拼音)U=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或韓字羅馬拼音)O+O=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U=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OO】。}

從上述的說明,可以獲得兩個重要的結論 :

第一個結論 :
在許多漢字的國語發音之中的乙式羅馬拼音【U】並不是早就存在於【古代漢語】的原始發音,而是後來(蒙古西征之後)在把【古代漢語】改造成【國語】的過程之中,才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從【古代漢語】的原始發音(例如 :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或【O)轉換出來的新造發音。也就是說,對於同一個漢字的發音來說,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從【古代漢語】的原始發音(甲式羅馬拼音【OO】或【O)改造成國語乙式羅馬拼音【U】之後,該漢字的國語發音就絕對地再也不允許有國語乙式羅馬拼音【O】的發音存在了。

相對地,漢字【雨】在台語河洛話的【文言音】甲式羅馬拼音【U】卻是早就存在於台語河洛話的原始發音,而不是後來才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從漢字【雨】的台語河洛話【白話音】之中的甲式羅馬拼音【OO】轉換出來的新造發音。也就是說,在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之中,並不存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U】和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是兩種不同的發音,但是有可能存在於同一個漢字的兩種台語河洛話發音(【文言音】和【白話音】)之中。

第二個結論 :
在漢字【雨】的台語河洛話【白話音】甲式羅馬拼音【HOO】之中,台語河洛話甲羅馬拼音【OO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O】,就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而言,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是完全不存在羅馬拼音【U=O+O】的母音轉換規律 。因之,在漢字【雨】的台語河洛話【白話音】和【文言音】之間,隱含著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我之所以稱之為隱含著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是因為以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來看,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是不存在的。}只是個巧合而已。

參考:
在【古代漢語】之中,像漢字【雨】這樣的例子{從台語河洛話【白話音】看起來完全不存在羅馬拼音【U=O+O】的母音轉換規律,但是在台語河洛話【白話音】和【文言音】之間,卻是巧合地隱含著羅馬拼音【U=O+O】轉換規律。}是少之又少的,後來我又找到的另一個例子是漢字【芋】。

 至於,像【度】【姑】【部】【素】【助】【楚】【烏】這類的漢字在【古代漢語】的發音,原來就有甲式羅馬拼音【OO】的母音(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ㄛ】),但是沒有甲式羅馬拼音【U】的母音,後來在把【古代漢語】轉換成國語的過程之中,才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直接把原有的甲式羅馬拼音【OO】轉換成國語的乙式羅馬拼音【U】。 例如漢字【素】的台語河洛話發音原為甲式羅馬拼音【SOO(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ˋ】,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ㄙㄛ】),後來在轉換成國語的過程之中,才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轉換成國語的乙式羅馬拼音【SU國語注音符號【ㄙㄨ】(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ˋ)


 除了漢字【度】【姑】【部】【素】【助】【楚】【烏】這類的漢字之外,在其他所有情況之下,都是必須另外地加上O,才可以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例如在漢字【東】台語河洛話的【文言音】甲式羅馬拼音【TONG】,必須另外地加上O,變成羅馬拼音【TOONG】,才可以利用羅馬拼音【U=O+O】的轉換規律,把羅馬拼音【TOONG】改寫成【TUNG】。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TUNG = 國語的乙式羅馬拼音【DUNG國語注音符號【ㄉㄨ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