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
1 學 o̍h (白話音) 相當於韓字【엏】= 韓字羅馬拼音【EOH】
2 學工夫 o̍h kang-hu
3 學堂 o̍h-tn̂g
4 學 ha̍k (文言音) 相當於韓字【학】= 韓字羅馬拼音【HAK】
5 學問 ha̍k-būn
6 學校 ha̍k-hāu
在漢字【學】的台語河洛話【白話音】的甲式羅馬拼音【OH】,可以改寫為韓字【엏】。借用韓字羅馬拼音來看,韓字【엏】= 韓字【ㅇ】+ 韓字【ㅓ】+ 韓字【ㅎ】=【EO】+【H】= 【EOH】。(請參考附錄於後之【註解一】。)
在漢字【學】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的甲式羅馬拼音【HAK】,可以改寫為韓字【학】。借用韓字羅馬拼音來看,韓字【학】= 韓字【ㅎ】+ 韓字【ㅏ】+ 韓字【ㄱ】=【H】+ 【A】+【K】=【HAK】。
如果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漢字【學】的國語(北京官話Mandarin,普通話) 是【ㄒㄩㄝˊ】= 乙式羅馬拼音【SHIUE】。從漢字【學】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的甲式羅馬拼音【HAK】轉換成字【學】的國語(北京官話Mandarin,普通話) 【ㄒㄩㄝˊ】 乙式羅馬拼音【SHIUE】的整個過程,可以分成五段來敘述如下:
第一段 :
把漢字【學】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之甲式羅馬拼音【HAK】的【K】去除,甲式羅馬拼音【HAK】就可以轉換甲式羅馬拼音【HA】。在此的甲式羅馬拼音【HA】可以比擬為漢字【下】的台語河洛話發音。
第二段 :
如同把漢字【下】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A】轉換成漢字【下】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A】的轉換過程,把甲式羅馬拼音【HA】轉換成乙式羅馬拼音【SHIA】。
{說明 : 如果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甲式羅馬拼音【HA】為漢字【下】的台語河洛話發音,漢字【下】的國語為注音符號【ㄒㄧㄚˋ】= 乙式羅馬拼音【SHIA】。漢字【下】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A】轉換成漢字【下】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A】的轉換過程,請參考附錄於後之【註解二】及【註解三】。}
第三段 :
把乙式羅馬拼音【SHIA】之中的羅馬拼音【H】擱置不看,就可以把乙式羅馬拼音【SIA】看成是甲式羅馬拼音【SIA】。在此的甲式羅馬拼音【SIA】可以比擬為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SIA】。
第四段 :
如同把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SIA】轉換成漢字【謝】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E】的轉換過程,把甲式羅馬拼音【SIA】轉換成乙式羅馬拼音【SHIE】。
{說明 : 如果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甲式羅馬拼音【SIA】就是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SIA】,漢字【謝】的國語為注音符號【ㄒㄧㄝˋ】= 國語的乙式羅馬拼音【SHIE】。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SIA】轉換成漢字【謝】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E】的過程,請參考附錄於後之【註解四】。}
第五段 :
如果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把漢字【謝】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E】再加上【U】,就可以得到乙式羅馬拼音【SHIUE】,使乙式羅馬拼音【SHIUE】之中的【I】和【U】完全融合為一個單音【ㄩ】,也就成為漢字【學】的國語注音符號【ㄒㄩㄝˊ】= 國語的乙式羅馬拼音【SHIUE】。
把上述這五段論述的轉換過程全部加起來,就是從漢字【學】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的甲式羅馬拼音【HAK】轉換成漢字【學】的國語(北京官話Mandarin,普通話) 【ㄒㄩㄝˊ】 乙式羅馬拼音【SHIUE】的完整過程。
參考 :
從台語河洛話轉換成國語的轉換過程之中,漢字【學】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的甲式羅馬拼音【HAK】轉換成漢字【學】的國語(北京官話Mandarin,普通話)的轉換過程是由多重轉換過程組合在一起,可以說是非常複雜。根據我的研究,在所有漢字之中,從台語河洛話轉換成國語的轉換過程像漢字【學】這樣複雜的情況是很少有的。
【註解一】: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這類的發音在【原始的古代漢語】時期的所有發音本來都是相當於韓字【ㅓ】的母音_韓字羅馬拼音【EO】,在【後來的各種漢語】才開始分化成不同的發音,在【台語河洛話】可以視情況而分成兩種不同的發音。經過我的研究,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第一種發音只有用在羅馬拼音【O】及羅馬拼音【OH】這兩種情況,在此第一種發音就是國語的母音【ㄜ】,在被寫成參考之韓字時,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O】仍然寫成相當於韓字【ㅓ】的母音【EO】,但是在此第一種發音之台語河洛話的真正發音其實就是國語的母音【ㄜ】。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第一種發音以外的其他各種情況都是第二種發音,第二種發音就是完全相同於韓字【ㅓ】的母音【EO】。第二種發音的韓字【ㅓ】在發音時的嘴形和國語的母音【ㄚ】相同,但是發音卻比較像國語的母音【ㄛ】的聲音。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國語的母音【ㄛ】,其實國語的母音【ㄛ】是台語河洛話(使用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O】,不可以混淆。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的第一種發音相同於國語的母音【ㄜ】
1 運河 ūn-hô
2 河流 hô-liû
3 河邊 hô-pinn
1 藥 io̍h
2 藥仔 io̍h-á
3 藥方 io̍h-hng
4 藥粉 io̍h-hún
1 下落 hē-lo̍h
2 發落 hua̍t-lo̍h
1 相見 sio-kìnn
2 相告 sio-kò
3 相攬 sio-lám
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的母音【O】的第二種發音相同於韓字【ㅓ】
1 鹿 lo̍k
2 鹿仔 lo̍k-á
1 絡 lo̍k
2 連絡 liân-lo̍k
1 落 lo̍k
2 落伍 lo̍k-ngóo
3 落魄 lo̍k-phik
4 落成 lo̍k-sîng
5 落選 lo̍k-suán
1 相信 siong-sìn
2 相隨 siong-suî
3 相當 siong-tong
【註解二】
在漢字【雄】從台語河洛話【HIONG】轉換成國語【SHIUNG】的轉換規律
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
1 高雄 Ko-hiông
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漢字【高雄】的【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IONG】,漢字【高雄】的【雄】國語【ㄒㄩㄥˊ】的乙式羅馬拼音【SHIUNG】。把甲式羅馬拼音【HIONG】轉換成乙式羅馬拼音【SHIUNG】的過程分成三段,說明如下:
第一段 :
首先,把漢字【高雄】的【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IONG】的【H】暫時擱置,把剩下的【IONG】加上【O】,可以把【IONG】轉換成【IOONG】,甲式羅馬拼音【IOONG】=【IUNG】,把甲式羅馬拼音【IUNG】之中的【I】和【U】完全融合成為國語注音符號【ㄩ】,就會得到乙式羅馬拼音【IUNG】。
第二段(在國語為何沒有注音符號【ㄏㄩㄥ】,這段幾乎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
把之前暫時擱置的羅馬拼音【H】加回到乙式羅馬拼音【IUNG】(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ㄩㄥ)的前方做為開頭音【聲母】,結果發現乙式羅馬拼音【HIUNG】(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ㄏㄩㄥ)幾乎無法發音,因為注音符號【ㄏ】羅馬拼音【H】的發音嘴形和注音符號【ㄩ】羅馬拼音【IU】的發音嘴形互相抵觸。
第三段 :
因之,在把【古代漢語】改造成國語的轉換過程,就做了一項補救措施 : 在遇到開頭音【聲母】是羅馬拼音【H】、而且韻母含有母音【IU】的情況 ,就把開頭音【聲母】羅馬拼音【H】改成羅馬拼音【SH】,使得原本的羅馬拼音【HIU】轉換成注音符號【ㄒㄩ】乙式羅馬拼音【SHIU】。
因為這個補救措施,漢字【雄】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IONG】就轉換成了漢字【雄】的國語【ㄒㄩㄥˊ】乙式羅馬拼音【SHIUNG】。
參考 :在把【古代漢語】改造成國語的轉換過程,在遇到開頭音【聲母】是羅馬拼音【H】、而且韻母含有母音【I】的情況,也是比照上述的情況{在遇到開頭音【聲母】是羅馬拼音【H】、而且韻母含有母音【IU】的情況},把開頭音【聲母】羅馬拼音【H】改成羅馬拼音【SH】,使得原本的羅馬拼音【HI】轉換成注音符號【ㄒㄧ】乙式羅馬拼音【SHI】。
【註解三】
在漢字【下】,從【台語河洛話】轉換成【國語】的母音轉換規律
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
1 以下 í-hā
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漢字【以下】的【下】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A】,漢字【以下】的【下】國語【ㄒㄧㄚˋ】的乙式羅馬拼音【SHIA】。把甲式羅馬拼音【HA】轉換成乙式羅馬拼音【SHIA】的過程分成三段,說明如下:
第一段 :
首先,把漢字【以下】的【下】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A】的【H】暫時擱置,在剩下的羅馬拼音【A】(相當於漢字【亞洲】的【亞】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A】)之前加上【I】,可以把【I】轉換成【IA】(相當於漢字【亞洲】的【亞】國語注音符號【ㄧㄚ】= 乙式羅馬拼音【IA】)。
第二段 :
把之前暫時擱置的羅馬拼音【H】加回到乙式羅馬拼音【IA】(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ㄩㄥ)的前方做為開頭音【聲母】,結果可以得到乙式羅馬拼音【HIA】。
第三段 :
如前在【註解二】第三段說明所述的道理,在把【古代漢語】改造成國語的轉換過程,如果遇到開頭音【聲母】是羅馬拼音【H】、而且韻母含有母音【I】或【IU】的情況 ,就把開頭音【聲母】羅馬拼音【H】改成羅馬拼音【SH】,如此一來,使得原本的羅馬拼音【HIA】轉換成注音符號【ㄒㄧㄚ】乙式羅馬拼音【SHIA】。因之,漢字【下】的台語河洛話甲式羅馬拼音【HA】就轉換成了漢字【下】的國語【ㄒㄧㄚˋ
】的乙式羅馬拼音【SHIA】。
【註解四】
在漢字【謝】,從【台語河洛話】轉換成【國語】的母音轉換規律
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
1 謝 siā (文言音) 相當於韓字【샤】= 韓字羅馬拼音【SYA】
2 謝金 siā-kim
3 多謝 to-siā
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甲式羅馬拼音),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為【SIA】。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SIA】相當於韓字【샤】 = 韓字羅馬拼音【SYA】。韓字羅馬拼音【SYA】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ㄙㄧㄚ】=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YA】。(事實上,在國語像國語注音符號【ㄙㄧㄚ】這樣的發音並不能存在,因為國語注音符號【ㄙㄧ】並不存在。)
為何國語注音符號【ㄙㄧ】並不存在 ? 因為在把【古代漢語】改造成【國語(北京官話,滿大人官話Mandarin,普通話)】的過程之中,刻意地把原本為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I】【ㄙㄧ】的發音改為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ㄒㄧ】的發音。
漢字【謝】的國語(北京官話,滿大人官話Mandarin,普通話)為國語注音符號【ㄒㄧㄝˋ】。不論及聲調的高低符號,國語注音符號【ㄒㄧㄝ】=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E】。如果把漢字【謝】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E】之中的【H】擱置不看,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IE】相當於韓字【셰】= 韓字羅馬拼音【SYE】。韓字羅馬拼音【SYE】相當於國語注音符號【ㄙㄧㄝ】= 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YE】。(事實上,在國語像國語注音符號【ㄙㄧㄝ】這樣的發音並不能存在,因為國語注音符號【ㄙㄧ】並不存在。)
把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甲式羅馬拼音【SIA】轉換成漢字【謝】的國語注音符號【ㄒㄧㄝˋ】乙式羅馬拼音【SHIE】的過程分成三段,說明如下:
第一段 :
在韓字拼音成方塊韓字時,子音符號韓字【ㅇ】若用於左上、左方或上方位置時不發音,從來不用於左下、右上、右下或右方位置,只有用於下方位置時才發【NG】的音。
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SIA】相當於韓字羅馬拼音【SYA】= 韓字【샤】= 韓字【ㅅ】+ 韓字【ㅣ】+ 韓字【ㅏ】= 韓字羅馬拼音【S】+【I】+【A】。
如果把漢字【謝】的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HIE】之中的【H】擱置不看,國語乙式羅馬拼音【SIE】相當於韓字【셰】= 韓字羅馬拼音【SYE】 = 韓字羅馬拼音【S】+ 韓字【ㅣ】+ 韓字【ㅔ】。
根據上述分析,從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甲式羅馬拼音【SIA】韓字【샤】轉換成漢字【謝】的國語注音符號【ㄒㄧㄝˋ】乙式羅馬拼音【SHIE】的母音轉換規律,就是韓字【ㅑ】轉換成韓字【ㅖ】的轉換規律,也就是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ㅔ】的轉換規律,也就是韓字羅馬拼音【A】轉換成韓字羅馬拼音【E】的轉換規律,也是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A】轉換成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E】的轉換規律。
第二段 :
韓字羅馬拼音【E】= 韓字【ㅔ】= 韓字【ㅓ】+ 韓字【ㅣ】= 韓字羅馬拼音【EO】+【I】。因之,韓字羅馬拼音【E】= 韓字羅馬拼音【EO】+【I】。因之,從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ㅔ】的轉換規律,也就是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ㅓ】+ 韓字【ㅣ】)的轉換規律。
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ㅓ】+ 韓字【ㅣ】)的轉換規律,又可以分解成兩個不同的轉換規律,第一個轉換規律是由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ㅓ】 的【橫向旋轉式的母音轉換規律】,第二個轉換規律是加韓字【ㅣ】的轉換規律_是屬於【加音式的母音轉換規律】之中的一種類型。
第三段 :
從以上兩段說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漢字【謝】的台語河洛話【文言音】甲式羅馬拼音【SIA】轉換成漢字【謝】的國語注音符號【ㄒㄧㄝˋ】乙式羅馬拼音【SHIE】的母音轉換規律,就是韓字【ㅑ】轉換成韓字【ㅖ】的轉換規律,也就是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ㅔ】的轉換規律_相當於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ㅓ】+ 韓字【ㅣ】)的轉換規律。
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ㅔ】的轉換規律也就是韓字羅馬拼音【A】轉換成韓字羅馬拼音【E】的轉換規律,也是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A】轉換成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E】的轉換規律_相當於韓字羅馬拼音【A】轉換成(韓字羅馬拼音【EO】+ 韓字【ㅣ】)的轉換規律,也是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A】轉換成(台語河洛話的甲式羅馬拼音【O】+ 甲式羅馬拼音【I】)的轉換規律。
把韓字【ㅏ】轉換成韓字【ㅓ】 的【橫向旋轉式的母音轉換規律】& 加韓字【ㅣ】的【加音式的母音轉換規律】這兩個母音轉換規律合起來,是屬於【雙重混合式的母音轉換規律】,就是【多重混合式的母音轉換規律】之中的一種類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